项目:《创立一个诗歌与大文化品牌》 第一章,计划 一,概述:新闻早突破了传媒模式。新浪,网易,搜狐,人民网等是PC时代的王者。就文学界而论,《起点中文网》是第一个吃螃蟹者。这些都是互联网带来的巨变。现今是移动互联网时代,《今日头条》脱颖而出,成了新一代媒体之王。 二,个人认为,文学界,特别是诗歌界,在传播形式上一直远远落后于时代。现在是到了该改变的时候。 三,怎么变,当然是依托最先进的工具----移动客户端为主体。建立一个固定的大平台。 四,一个误区。都认为诗歌不适合商业化,读者少,受众少,属于阳春白雪,曲高和寡。恰恰相反,在整个文学领域,诗歌门槛最低,受众与参与人数最广(有央视青少年诗歌大赛数千万受众为据),只是人们缺乏发现的眼光,并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。 五,本人研究互联网经济已经十来年,对互联网商业模式有一定的了解。对文学界更是年轻时候的爱好与梦。对整个的中国当代文学也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与认识。为此一直试图建立一个大的文化平台,服务于文学,诗歌等。 六,近两个月来,经过大半年的准备,我已经着手试验。我们的小程序诗歌平台(“诗歌生活”),短短时间,入驻诗人两万名左右,已然成了“移动诗歌界”第一平台-----充分显示了先进理念的巨大威力。 七,未来,我的目标是三至五年时间,成为中国整个诗歌界的第一平台,聚集全部中国诗人于平台之上。并且结合诗歌与酒文化,诗歌与旅游,诗歌与教育等成为“文化领域”里的“移动第一平台”,其规模与商业价值,比肩以“新闻+短视频”为主体的“今日头条”(今日头条从2012年的一文不名到去年估计5000亿人民币,成了中国仅次于腾讯,阿里等公司的第四大互联网巨头)。 八,问题。建立一个巨大平台,商业帝国,非个人,或者少数人一下子可以达到。为此,需要很多人的合力。特别需要大资本的介入。若得人脉,大量人才与大资本的介入,事情就会顺畅得多,也最容易事半功倍。 九,以上,愿与有兴趣的朋友与资本合作,一切为了达成我们的远大目标。 项目创始人:身后眼前(“诗歌生活”以及《中诗网》编辑),15377076167(手机与微信号同)。 2019.9.10。 第二章,现状 我们的诗歌小平台《诗歌生活》(运用工具:5G)于2019年9月16日正式上线。因为理念先进,一跃成为中国诗歌界,移动领域第一名。无论用户数量,以及在诗歌界的影响力均令人瞩目。 平台截图(略) 截止2019.11.18日。我们小平台主要数据:总浏览 85.8万 用户数 2.1万 帖子数 2235个 第三章,运作团队 一,顾问与评委有徐敬亚等中国诗坛久负盛名的诗人与评论家十多人。 二,编辑三十多人,均为活跃在中国当代诗坛的一线诗人。 三,团队人员多来源于,《中诗网》(最大诗歌专业网站),《天涯诗会》,以及《中国流派网》等著名网络诗坛里面的骨干。集中了中国诗坛民间最重要的一股力量。 第四章,公司框架 现有公司主要构架--- A,编辑部 B,精华组 C,微刊部 D,推广部 E,运营部 第五章,融资 一,目前项目运作主体是“武汉比翼通讯有限公司”,该公司注册资金50万,以电信业务代替为主,力量单薄,无发展空间。拟另外成立文化公司,专营“诗歌生活”文化平台。 二,需要A轮融资600万元。出让股权30%。 三,融资主要用于:A,扩大人员编制,由目前三十多人团队,扩大到100人左右。B,增加推广与活动费用。目前平台主要有月度诗人,年度诗人等活动费用。拟设立星期诗人,每日好诗等栏目,需要一笔较大的开支。C,开发APP。E,成立微信联盟,技术部等新部门的费用。 四,未来公司3-5年,估计需要多轮融资,分别是天使投600万,A轮一个亿,B轮10个亿,C轮100个亿。前期投资者,可以通过后期投融资增值套现退出,或者继续持有公司股份。 附:公司团队人员名单 顾问与编委(按姓氏音序排列顺序): 何中俊,李不嫁,李元胜,李哲夫,莫燅珠,马启代 ,施世游,徐敬亚(均为著名诗人,百度搜索,有详细资料)。 编辑小组成员: 盎然、宝石花 、大山、顾念,绛雪、黎落、侯瑛 、 石城、炫东、陈敬良、湖心亭、金陵倦客、茅屋寒士、身后眼前、天涯、清泉,王凤鸣,影无踪,英雄莫问出处、诗情画意过一生、释圣静、灵云、陈金茂,王衍宝,迎客松。长河落日,夜雨诗意,抚湖一柳。